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不一样的水资源

  • 发布日期: 发布人:

  平均每开采1吨煤炭就会产生约2.1吨矿井水,全国每年约产生矿井水70亿吨。作为非常规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井水的流失、污染等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如何化解“煤-水”资源矛盾,摘掉煤炭“高耗水”、“高污染”帽子?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作为我国专门研究矿井水的专业机构,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

  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有9个分布在黄河流域,“煤-水”资源矛盾由来已久。

  西安研究院综合自身专业优势,依托六十余年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积淀,建成全国首个聚焦黄河流域矿井水与生态问题的省部级研究平台(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黄河流域中段矿区(煤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探索出一整套矿井水“治保用储”一体化技术,通过工程手段实施含水层源头截水、控水,减少矿井水产生量;全场景全时域预测监测矿井水径流过程,掌控矿井水水质和水量情况;井-地联合梯级处理工艺净化矿井水,降低矿井水污染程度;分质分用户调配矿井水,提高矿井水利用效率;无害化封存处置矿井尾水,避免矿区水环境污染,最终通过智能化控制平台,实现矿井水循环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管控,达到矿井水“零排放”目标,给出破解矿井水治理、保护与利用的难题的解决方案。在多个矿区与煤炭企业一道,探索出了一条矿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可靠路径。

  根据不同水质特点和资源化利用需求,西安研究院开展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矿井水处理服务,贯通可行性研究、设计、环评等技术咨询与工程总承包、设施运维等各环节,实现了矿井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高效性、一致性、协调性、全面性。采用混凝沉淀、过滤、除硬、超滤、反渗透、蒸发结晶等工艺耦合,并在基础原理上进行二次开发,集成数字化管控系统,为矿井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高效的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矿井水不再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产废水,变成了一种可以被处理和再利用的水资源。

  作为驻陕央企,西安研究院主动为驻地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环保工程建设、设施运维及技术服务,立足服务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将治污减排、综合利用、节水节能、高效运行的核心目标贯彻项目始终。近年来承担20余个大型煤矿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解决制约煤矿生产的水污染问题,建设项目累计处理废水约10000万立方米每年,减排矿井水中悬浮物约6-12万吨每年,同时削减其中的化学需氧量、矿化度等,处理后的矿井水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态补给等,节约大量新鲜用水。

  持续探索和完善EPC+O的承包模式,有效缩短从建设、调试到正式投用生产所用的时间,实现高效、高质、高水平的管理,为煤炭生产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运维服务,运维业务开展以来已处理工业废水约1000万立方米,处理后的废水作为化工企业生产用水得以再利用。

  为了解决工矿企业、旅游景区、度假区、酒店民宿、高速服务区、野外施工区、农村污水处理等小规模、地域分散管理不便的难题,开发了智能MBR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基于工业互联网+产品服务化的思想对传统设备升级和智能化改造。采用区域性的运维团队代替分撒至各处的运维人员,同时借助数据平台,充分提高运维可靠性,保证水处理设施运维质量,降低管理难度,为污水处理和再利用不懈努力。(王晓东 汪凡)

  学会大咖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贾明星: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

  学会大咖谈|中国自动化学会李少远:助力产学研融合,推动自动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项计划经济实惠且可行,将使人们能够保护最濒危的物种免于灭绝,为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保障。这些“保护要务区”,其实非常接近目前已在受保护的区域,这意味着它们很容易被纳入现有保护区,或较容易找到其他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系尤力教授团队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首次在强相互作用的室温里德堡气体中,观测到了持续稳定的“时间晶体”信号。

  超导体因巨大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寻找新型高温超导体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除了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十足的“国际范儿”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铸魂则要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7日,西北首个集风、光、储、充、放及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充电示范中心正式投运并对外运营。

  优良的早稻品种,对于提升种植效益、稳定双季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近日举行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动新品种新技术与种业公司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届全国早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研讨会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召开。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开发出一系列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网络优化的工具,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修饰、调控底盘细胞的性能。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牢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在航天员“回家”时,这些关键节点信息指令的发出,意味着我们研发的定向仪系列产品精准发现了航天员位置。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

  囿于时间与空间,遥感影像通常只能捕捉到部分信息。科研人员需要通过这些信息去反演一个全过程模态,即将遥感数据转变为人们实际需要的地表各种特性参数,但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车铣复合机床经过你们优化后,性能有了很大提升,销量同比增长30%。”日前,在浙江省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赵小刚兴致勃勃地带着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武建伟一边参观,

  7月15日,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北京成立。在《桥梁工程——从浅海走向深海》报告中,张喜刚透露,针对未来单跨1500米的斜拉桥和3000米左右的悬索桥,相关团队已开始研究适用于水深接近100米的新型复合技术。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李林教授团队和中国香港李氏集团Sun Crops农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尼日利亚花生复兴计划”合作协议。

  一种可能在早期地球浅水区繁衍生息的复杂微生物,可能是今天所有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像Martin一样探索LUCA的生活方式,Moody研究小组追踪了350种细菌和350种古细菌的57个“标记”基因,以构建一棵生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