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升30% 爱奇艺用这部剧为虚拟制作“打了个样”

  着全球范围内虚拟制作的应用渗透,国内虚拟制作与影视行业的结合也在逐步深入。

  过去两年,国内虚拟影棚基建热潮明显提速,包括视频平台、影视、广告、特效等背景的公司纷纷投身其中,在广告、广电、教育、直播、游戏等各类场景展开积极的应用推进,在部分板块甚至形成了可观的市场规模。

  影视作为虚拟制作的重要应用方向,总的来说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尤其随着以爱奇艺为主的视频平台自2020年以来纷纷搭建虚拟制作影棚,虚拟制作开始更多出现在影视项目中。

  《云之羽》的播出,完成了国内虚拟制作+实景拍摄剧集的上线首秀,意味着爱奇艺虚拟制作覆盖的内容类型,从实验性作品进一步延伸到了商业剧集。《云之羽》对虚拟制作的成功运用,也代表着爱奇艺虚拟制作在技术、流程上已经更趋于标准化,可服务于不一样的内容。

  虚拟制作若要发展为更主流的创作方式,仍需要创作者及应用端一起努力。《云之羽》的落地,是爱奇艺推动虚拟制作在影视场景应用的重要一步。在AIGC加速内容生产范式进化的背景下,验证、跑通这一流程,将推动影视工业探索进入下一个时代。

  行业案例的缺乏,一种原因是受制于国内整体的影视工业化水平和行业对于虚拟制作价值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牵涉到到冗杂的技术细节。

  毕竟,相比广电直播、发布会、演唱会等场景,商业剧集拍摄本就对虚拟制作技术的成熟度、团队的专业性、合适场景的选择和制作流程的完善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去年8月,爱奇艺将原本位于河北大厂1000平米的虚拟摄影棚搬至横店并升级到2400平米,剧集便成为明确的虚拟制作应用探索方向。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成为采用虚拟制作技术的首个剧集项目。随后,从今年3月杀青到9月上线,《云之羽》交出了商业剧集领域的第一个成绩单,从整体周期来看,还是比较高效的。

  《云之羽》中的虚拟制作场景虽然并非实景拍摄,但依托色彩管理及匹配、自研虚拟景深算法等技术,层次丰富、极具穿透感,甚至达到了实景拍摄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在《云之羽》中,爱奇艺影视虚拟制作工具和系统得到了深度应用。剧中无锋总部首领室、内部训练室等多个场景均在爱奇艺的虚拟摄影棚拍摄完成,团队还制作了包含日出、日景、夜景、雪景等不同场景气氛的数字场景。在拍摄过程中,数字场景根据拍摄需求实时调整气氛和光效,迅速上屏,与真人表演和现场置景相融合。

  举例来说,作为多次闪回的片段,剧中女主角接受训练的场景虽然长期处在同一房间布景中,但窗外的风景、光照等虚拟场景的变化真实、生动地体现了情节发生在不同的时间。

  不管是根据实景置景地面纹理与颜色,对屏内虚拟场景细致衔接;还是飘雪场景中,LED背景CG粒子实时调整以配合实景造雪的节奏与密度;又或是日出动画,屏内虚拟场景光照变化同步配合现场主光。

  据介绍,爱奇艺专门定制的灯光矩阵为靠近屏幕的地面置景提供了匹配场景氛围的充分照明,并为画面的颜色匹配做调整,使得即便用大俯角拍摄,也能够在画面中完美地呈现实景和LED屏幕内场景间的无缝过渡。

  爱奇艺虚拟制作团队此次在系统性能、色彩管理、透视匹配、景深匹配、智能灯光、动作捕捉驱动和多机位同时拍摄支持等方面实现了升级。

  比如,为满足三机位同时拍摄的要求,团队通过LED屏还可以为不同摄影机同时分配不同的渲染内容,以提高拍摄效率,完整捕捉每一次最佳表演;而对于这部悬疑丛生的剧集,屏内资产帧率也得到了极致优化。同时,显示硬件方面提高刷新,准确同步,让主创通过升格拍摄更充分地渲染画面情绪。

  此外,本次《云之羽》的虚拟制作还创新引入了动作捕捉驱动,让屏内场景中的虚拟角色与演员配合互动,极大地辅助了表演的准确性并有效缩减了后期特效工作量。

  尽管在行业探索的初期,虚拟制作在剧集领域的应用依然处于高度定制化的状态,但从《云之羽》的案例中,已能看到,经过多个项目的打磨,爱奇艺的虚拟制作技术更趋标准化,这成为《云之羽》得以落地的重要推手。

  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朱梁将《云之羽》的合作视为一次双向奔赴的合作。

  从2022年11月第一次和导演见面到拉齐所有人的认识,《云之羽》的虚拟制作前后经历了五个月的时间,导演、美术指导、灯光师、摄影师都给了很多直接的意见。期间,爱奇艺虚拟制作团队也借来和剧组完全相同的摄影器材,来模拟真实拍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和导演和主创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和确认。

  基于虚拟制作,数字场景可以直接在LED墙投映,通过实时引擎的图像输出与摄影机追踪相结合,将真实人物与虚拟的场景、角色和光影效果融为一体,实现“所见即所得”。这就要求虚拟制作需要将影视后期的流程前置化,让以往的后期制作与策划、拍摄同步进行。

  “在很多的项目中,这种规划其实是缺乏的,更像是艺术家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或是说规划得并不精确,”朱梁表示。

  这带来的问题是,最终输出的内容质量和效率很难在前期得到一个比较确定性的结果。一旦前期出现了问题往往需要后期来弥补,不管是补拍还是做大量的特效的镜头去替换一些实景,都会拉长后期制作的时间。

  流程的前置化可以帮助影视制作优化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实现场次效率的提升。

  “虚拟制作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让你去用这种策略。虚拟制作天生就是为这样的一个要求而生的。需要你前期做好场景规划,明确演员和场景之间如何交互。”朱梁表示。

  据爱奇艺披露,通过“后期”工作的前置,虚拟制作明显降低了拍摄现场的不可控性,“一键切换”式的场景更换方式更有效地提升了拍摄效率。据统计,在《云之羽》使用虚拟制作的场次中,剧组拍摄效率提高了30%以上,现场执行工作人员减少了1/3。

  在落地过程中,爱奇艺也积累了对于虚拟制作内容和成本评估的经验。朱梁表示,是否要引入虚拟制作,第一步是要片方考虑题材是不是适合,其次是体量大小,当下国内仍是一事一议。

  目前,爱奇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场景评估的几大原则,“包括常规的大屏实现难易程度、使用价值、以及使用率——我们都希望数字场景可以在拍摄中多复用几次。”

  朱梁坦言,有些团队最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时因为前期成本的提升而犹豫,但更应该看到虚拟制作的想象力与“空间弹性”,“比如说在石山中找一个大悬崖绝壁当中凿出来的缺口,你是不可能有(虚拟制作)这种质量的,实体中也不可能实现。”

  抱着技术服务于整个行业的目标,爱奇艺虚拟制作团队保持与创作者持续深度沟通、深度合作的策略,不断向剧组普及虚拟拍摄,协助他们分析剧本,判断什么场景适合虚拟拍摄;和美术、摄影指导、导演一起讨论,确认虚拟制作在本剧中的优势、限制,有哪些难点。同时,根据美术的场景概设图分析场景是不是适合,反馈给美术做修改,趋长避短。

  比如在《云之羽》中,“雪山悬崖”场景自然环境的“季节与朝向”,以及首领室中石亭石窟的风化、梁柱的材质、窗户的形状”等不同数字资产的材质与造型,都是不断和剧组沟通和磨合的结果。

  2019年,由迪士尼制作的星球大战系列衍生剧《曼达洛人》一经亮相就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也是全球第一部深度使用虚幻引擎制作技术的剧集,成为了日后从业者探讨XR虚拟制作的一项经典案例。而负责该剧特效制作的工业光魔与Epic Games合作搭建了全LED虚拟片场“The Volume”。

  此外,《曼达洛人》的部分虚拟环境直接用虚幻引擎为部分视频游戏创建的资产,节省了大量的资产建设时间,并且打通了影视与游戏行业资产共享的可能。

  此后,包括由Netflix制作的《暗黑》、《1899》,由HBO Max制作的《海盗旗升起》等剧集中均尝试使用了虚拟制作。眼下,好莱坞慢慢的变多的从业者均开始涉足该技术。

  作为其中最早的布局者之一,早在2020年爱奇艺就在河北大厂建立了全国首个虚拟制作基地,2022年又将其迁移至横店。随着AI、5G等技术的进化,这一虚拟制作影棚慢慢的变成了爱奇艺孵化、制作和科技展示的重要基地,综合AI、可视化、表演捕捉、实时合成、LED屏和照明等多项前沿技术,爱奇艺打造的是一个从生产、制作到播出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2021年底,《风起洛阳》剧集中搭建的“不良井”进经由激光3D扫描被留存为数字资产。以“不良井”为虚拟场景,爱奇艺制作了国内首支4K影视级虚拟制作测试片《不良井之风云再起》,首次跑通了“实景扫描—资产重建—虚拟拍摄—精修入库—多业务复用”的制作流程。已经落地上海的爱奇艺《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就应用了这些数字资产。

  随着爱奇艺在虚拟制作领域的经验日臻成熟,目前团队已能提供全方位制作内容和成本评估、技术方案设计预演及制作监理服务,可同时对接多个项目并提供虚拟制作方案。

  在长视频平台内容成本核心的内容品类上跑通虚拟制作,对于爱奇艺而言,其价值不言而喻。

  爱奇艺不断探索并投入虚拟拍摄,首先能更加进一步直观地为内容板块提质增效,比如通过流程的前置化虚拟制作让拍摄时间与资金成本更为可控;拍摄效率的提升节省了时间成本和拍摄成本。为影视制作流程带来的革新,也是影视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步骤。

  朱梁表示,从目前的反馈看,制片人、导演、主演等主创等都感受到了虚拟制作带来的积极变化,对今后尝试应用这项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目前爱奇艺虚拟制作已经成功应用在爱奇艺的重点自制剧集中。

  展望未来,随技术和流程上的打磨,虚拟拍摄有望成为影视剧拍摄中一种更为标准的可选呈现方式。而未来数字资产的应用有望进一步重塑影视创作方式和商业模式,为IP的多元开发带来更多想象空间。